总站

深入基层鼓干劲,凝心聚力解难题-记德州学院派驻夏津县雷集镇第一书记

来源:德州学院 日期:2020-07-27 浏览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国人民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初期,德州学院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按照省委、县委统一部署原地待命,却始终密切关注疫情发展,通过微信、电话及时掌握帮包村防疫情况,虽不在防疫一线,但心系情牵,并时刻准备出征一线。

深入基层鼓干劲,凝心聚力解难题-记德州学院派驻夏津县雷集镇第一书记

  在接到县委组织部通知返村后,5位同志于2月16日上午赶到帮包村参加防疫工作,并向帮包村捐款2500元,为尽快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尽一点绵薄之力。

  驻村工作以后,看到所在乡镇缺乏部分防疫物资,就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联系生产厂家,并联系到聊城茌平县信发集团有限公司,给夏津县雷集镇捐献了约一万余元的84消毒液。从联系到运至雷集镇只用了两天时间,2月20日下午将消毒液送到镇政府,为守护村民的生命健康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这只是我校派驻夏津县雷集镇第一书记工作的一部分。自2019年4月底以来,德州学院5位同志被派往夏津县雷集镇郭蔡庄村、康寺村、前魏寨、朱庄任第一书记,积极履行第一书记职责,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让村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实现“精准落实”,履行工作职责

  落实,从出发点上开始。在工作调研时,第一书记按照“五必访五必问”要求,通过入户调查、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深入了解村情民意,特别是对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等帮扶对象更是重点访谈,准确掌握帮包村“两不愁三保障”和“五通十有”等基本信息。全面掌握帮包村的人口、耕地、享受政策贫困户、扶贫项目、传统产业、产业结构、亟待解决问题等,做到心中有数。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多次会同村两委班子以及村民代表,精心编制两年帮包规划,上报镇党委和派出单位党委,获批准。内容包括加强村支部及两委班子建设、人居环境提升、发展特色种养殖、乡村文明建设等内容。 研究制定追加30万专项公益资金实施方案,该方案通过“四议两公开”获得村民高度认可,已完成招投标,现正稳步推进实施。研究制定修路方案,上报县政府并获批准,不日将开工建设。

  细致,从村民生活中体现。第一书记任职后,首要是了解村民生活,任职期间,联系雷集镇联通公司,上门免费为村民办理手机卡,并预付50元;联系泰山保险夏津分公司为种植户、养殖户提供优质保险服务;联系德州市人民医院专家志愿服务队送医下乡,提供高水平义诊服务,并为雷集镇中小学生进行“矮小症”筛查;为种植大户边顺强联系销售渠道,推销晚熟桃;帮助养鸽专业户郭德庆制定发展规划,协调有关部门为其扩大养殖规模提供支持;在朱庄村流转土地近400亩,用于发展特色经济;协调康寺村深井水取暖打了一眼回灌井;协调前魏寨村完成了电代煤改造;朱庄村完成了气代煤改造;加大与市县各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协调督促县水利部门修建农耕桥1座,村卫生室已交付使用,村民喝上了安全放心的黄河水……

  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履职能力

  投入实际工作,不忘学习教育。在做好村里事务的同时,第一书记积极参加各种组织学习,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一主线,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研讨活动,如每月一次党员活动日、每月两次临时支部会、每周一次党小组学习等,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县委书记才玉璞同志的讲话精神等,撰写读书笔记和体会文章,进行会议交流,做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组织生活程序严谨细致。在雷集镇工作期间,第一书记严格落实党员活动日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开好组织生活会和阳光质询会,严格规定活动内容、程序和具体要求,对行动不便和在外务工党员,通过党员微信群及时推送有关内容及要求,确保党内组织生活质量和覆盖面,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带头积极参加村党支部组织生活会、阳光质询会和德州学院处级干部民主生活会,精心准备对照检查材料,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达到红脸出汗、洗澡治病的目的。

  发挥桥梁作用,促进校地交流

  校地交流,文化碰撞温暖人心。六一国际儿童节前期,联系德州学院和雷集镇中学进行对接,5月31日德州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金利来到雷集镇中学,代表学校捐赠一批文体用品,并观看2019年雷集镇中学第二届文化艺术节暨艺体教育“走班+走教”成果汇报演出,一同前来的学院学生在艺术节上表演了精彩的器乐、歌舞节目,让雷集镇的中小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艺术魅力,受到师生的欢迎。除此之外,第一书记协调德州学院四个二级学院150多名师生来驻地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协调德州学院教职工到雷集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举办乡村规划及种养殖科技讲座、大型义诊、家电维修等;协调德州学院宣传部、合作发展处、后勤处、物电学院等,来驻地开展图书捐赠、义诊和家电维修等志愿服务活动;.促成田庄乡康泰颐养院与德州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对接,成立青年志愿服务队和教学实践基地。

  校地交流,科技融入振兴乡村。乡村振兴研究院调研组在第一书记带领下,先后到雷集镇康寺村、前魏寨村、朱庄村等村庄和乐农供港蔬菜基地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了马铃薯、水果玉米、辣椒等种植生产基地,并与相关村、种植合作社、种植基地负责人和种植户就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技术需求等进行了讨论交流,并就当前和下一步农业生产相关技术进行了指导。在雷集镇政府,双方就乡村振兴相关产业和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在乡村技术人员培训、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指导、有机农业追溯及认证、种养加循环农业、农业示范推广和高产创建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这对充分发挥我校专业技术人才在服务地方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助推产业绿色振兴,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具有重要意义。

  直面疫情挑战,不负百姓众望

  积极复工复产。对不同经营主体,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确保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统筹推进。一家一户从事田间生产的,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必要的防护,可以家庭为单位正常从事农业生产,但要求做到错峰生产、错地生产,有效降低农户之间聚集性、接触性的疫情风险。种粮大户、养殖大户、供港蔬菜基地、农机合作社等,虽有少数帮工,但劳动环境空旷,人员密度小,做好人员和畜禽防护措施前提下,正常从事农业生产,随时进行抽查监督。按照中央及省市县相关部署要求,靠前指导,采取有力措施,在确保疫情防控万无一失前提下,有序推进帮包村复工复产复商,抓好时令春耕备耕,各类经济活动和农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深入田间地头,全面了解帮包村春耕备耕情况;突出工作重点,推动公益项目实施。